2016全國紡織產業集群復評工作總結會議于12月20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會長孫瑞哲,原會長王天凱、杜鈺洲,原副會長許坤元,副會長楊紀朝、夏令敏,黨委副書記陳偉康,紀委書記王久新,副會長徐迎新、陳大鵬、楊兆華、孫淮濱,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陳樹津、張延愷、徐文英、張莉,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以及包含27個家紡產業集群的來自全國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地區的負責人和媒體代表等600余人出席大會。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端小平主持會議。
會上,夏令敏做"第三次紡織產業集群復評工作報告"時表示,開展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復評工作一方面希望各產業集群地區認真總結回顧本地區集群經濟發展的成績和經驗,另一方面希望通過交流學習,更好地推動紡織產業集群經濟轉型升級。今年第三次復評時,參加復評試點集群為197個,通過復評186個;還有13家試點未滿三年的集群沒有參與到此次復評的工作中來,到2019年的第四次復評時,將對199家試點集群開展復評。
記者了解到,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集群試點工作已經開展14年了。按照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關于加強紡織產業集群工作的部署要求,毎三年要開展一次復評。2016年中紡聯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對試點工作滿三年的集群地區進行了第三次整體復評。
"集群已經成為我國紡織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力量。"夏令敏說道:"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邁入'新常態'的大環境下,我國紡織產業集群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特色和運行亮點。第一,各產業集群持續探索創新集群發展新模式;第二,完善產業鏈及專業市場配套;第三,積極打造區域品牌影響力;第四,積極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步伐;第五,積極推進'互聯網+戰略',深化兩化融合;第六,積極開展集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根據此次參與復評試點集群的統計數據測算(剔除重復計算),2015年,我國紡織產業集群地區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9842.23億元,三年年均增長率為3.37%。綜合測算,2015年集群內規模以上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42.27%,利潤占44%。截至2015年底,有10個產業集群試點地區年主營業務收入過千億元,4家專業市場年銷售額過千億元。
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在信息技術升級、產業升級、消費升級、流通升級以及城市升級的大環境下,我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也面臨了一系列新的挑戰。紡織工業在黨和國家一系列方針政策引導下,持續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從經濟運行到結構調整、科技進步、品牌建設、生態文明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績。各產業集群試點地區的發展工作同樣取得了不俗成績,亮點紛呈。
本次大會上,來自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山東省即墨市、福建省晉江市、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的代表分享了各自在集群發展工作中的經驗。
大會現場還宣讀了"關于確認遼寧省海城市等199個地區為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地區的決定"以及"關于同意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等產業集群試點地區變更名稱的決定"。
在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地區的發展過程中,除了各地方黨委、政府領導的重視、支持和廣大紡織企業家及員工的敬業努力外,有關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及相關單位均為紡織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務。為了鼓勵對紡織產業集群發展做好服務工作,中紡聯決定對近三年來部分做出成績單位予以表彰。
中國家紡協會的"打造家紡綜合平臺,推動集群品牌建設"、北京優尚博展的"展會服務行業,促進家紡產業集群經濟發展"等10個項目獲評"紡織產業集群地區發展服務優秀項目獎";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獲評"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可持續發展創新示范集群";19個單位榮獲"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工作推動獎";46個單位獲評"紡織產業集群地區優秀協(商)會"稱號;57個單位獲評"紡織產業集群地區發展服務優秀獎"。與會領導為獲獎產業集群代表頒發證書及牌匾。
2016全國家紡產業集群座談會代表合影
會后,2016全國家紡產業集群座談會同期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副會長、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楊兆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外事辦主任袁紅萍,中國家紡協會副會長朱曉紅,中國家紡協會總經濟師魏啟雄,家紡產業集群試點地區的部分負責人、代表等40余人參加會議。
會上,高勇首先肯定了家紡產業集群近年來的工作。他說,家紡行業是紡織品終端消費中的第二大行業,在紡織行業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當下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中,家紡行業表現出了不錯的發展態勢,相信今后家紡行業在產業集群的共同努力下,做好內銷的同時,能在出口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姝臻)